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工匠”?
什么才是中广核的“工匠精神”?
10月11日晚上 ,一场在大亚湾核电基地举办的“匠魂——聆听中广核工匠的故事”活动告诉了我们答案。冉迪、姚雪鸿、曹建光、冯平、杨秀武、胡浙麟、王建涛、乔素凯、张春宇、童忠贵等十位第一届“中广核工匠”称号获得者 ,他们向观众们展示了中广核“工匠”的魅力与内涵。
凭精进以求极致唯热爱方可担当
精进、极致、创新、热爱、担当、专注、严谨、坚持是本次活动的8个关键词。
历经10年成功解决发电机定子线棒吹干这一世界性难题 ,来自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运营公司”) 的“发明大师”王建涛对“精进”一词有很深刻的感触。他深情地说 :“十年前 ,我们测量定子线棒的绝缘需要十几天 ,十年后我们再进行测量只需要7.5个小时。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精益求精 ,使自己的领域成为世界一流 ,那中广核成为世界一流的愿景也就指日可待 !”
来自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的张春宇是一个能打硬仗的高手。面对现场发生的急、难、险、重的事件 ,他从未退缩 ,而是用一次次的奋勇当先解决了问题 ,担起了守卫核安全的重任。他说 :“身为一名中广核员工 ,我们要勇于担当 ,在关键时刻要有冲得上的勇气、立得住的自信、打得赢的底气 !”
来自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大亚湾公司”) 的姚雪鸿是整场活动中最“独特”的一员。在化学一线坚守了31年的她不仅是分享者中唯一一位女性 ,更是中广核唯一一名“女黄金人”。在演讲中 ,她娓娓讲述了当年法兰西求学的青春岁月 ,与伴随大亚湾核电基地一同成长的艰辛经历 ,以及多年来争创核电化学领域世界一流的峥嵘时光 ,动人的故事博得了在场观众的喝彩。
“2016年化学规范升版后 ,我又开始了新的改进计划 ,曾有同事‘劝’我说 ,‘您都快退休了 ,做这些没人看见您的功劳 ,何必呢?’但我觉得 ,我在核电化学领域这个舞台创造的价值 ,远比自身获得荣光重要得多。”姚雪鸿如是说 ,这也是她31年追求极致的真实写照。唯有不忘初心 ,方能成就理想。
来自运营公司的杨秀武曾是一名人民解放军。退伍之后他把一腔热血浇灌到了汽轮机检修事业当中。十年攻坚 ,他面对无限的压力与险阻 ,但他用一颗热爱之心跨越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解决了LLS小汽轮机稳定性问题 ,因此他也凭此获得了“杨LLS”的赞誉。回首一路走来的历程 ,杨秀武觉得“热爱”是他最大的源动力。他说 :“爱一行 ,才会干一行。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对工作极度热爱的精神 ,只有热爱 ,你才会熟悉你的工作 ,认同你的工作 ,才会有能量解决掉你面临的困难。”
中广核“阀门王”冯平是核电阀门领域的维修专家 ,已经拥有三十余年的一线检修工作 ,但是他却用“三流工匠”作为自己的微信昵称。谈到这个 ,他说 ,之所以说自己是“三流”,想表达的就是“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的意思。工作就像登山 ,自己即便工作了几十年 ,获得了一些荣誉 ,也依然是一个普通的“登山者”,也依然还要去攀登一座座检修技艺的“高山”。
来自大亚湾公司的冉迪和来自运营公司的胡浙麟都用“热爱”这个词来诠释了“工匠精神”。“对工作没有热爱 ,便不可能做出成绩”是工匠们的共识。
来自中广核下属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工匠童忠贵对“创新”深有感触。他说 ,要做一个好工匠 ,就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技术 ,要不断去探索新工艺。每当自己通过努力将工作中的关键步骤、耗时、耗能等优化 ,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或质量得到改善时 ,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
在访谈过程中 ,节目组还通过视频短片和现场互动的方式邀请到了各位工匠的同事、徒弟。通过他们 ,让我们了解到了工匠们除了严谨工作之外 ,还有更加充满生活气的另一面。
“大国工匠”乔素凯的徒弟周绍亮表达了对师傅身体健康的祝福之外 ,还代表核燃料专业的年轻人们表达了立志“独当一面”,承担更多重要维修工作的决心。精神的传承 ,在这对感情深厚的师徒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团队间的凝聚力 ,也感动了现场的无数观众。
提到“家人”,是受访的六位工匠最为动情的时刻。乔素凯说出了自己“希望每年能带着妻子开车出去旅游一次”的真挚愿望; 冉迪提到自己因为倒班昼夜颠倒 ,与妻子虽然住在一个家里却难得见面时 ,语气中难掩愧疚之情; 童忠贵说起极少陪伴家人 ,错过儿子成长时 ,也留下了眼泪。这些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从不妥协后退的七尺男儿 ,在“家人”二字面前被触动到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十位“中广核工匠”中 ,有六位来自运营公司 ,几年来 ,运营公司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在工匠培育和工匠文化传承上取得了良好成效。运营公司总经理秦余新在活动现场表示 ,中广核事业的发展和集团“三化”战略的实施为工匠成长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专业化战略使运营公司有更多的机会服务于各个不同的电厂、机组和技术路线 ,为员工快速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土壤。工匠精神与中广核文化一脉相承 ,运营公司积极支持员工发展 ,通过青年员工加速培养计划、百人工匠计划、工匠工作室等平台 ,助推更多工匠涌现 ,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与中广核文化一脉相承
在活动中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映坚表示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这是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 ,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转变的必然要求 ,因此对劳动者在知识、技能、追求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工匠精神”本质是一种职业精神 ,十位“中广核工匠”为工匠精神做出了生动的注解 ,更加证明了中广核文化一直以来都有着“工匠精神”的底蕴。从第一代赴法学习的“黄金人”发出“低头靠勇气,抬头靠实力”的铮铮誓言 ,到“大国重器”华龙一号出口海外 ,中广核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不断成长 ,也是中广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的40年 ,更是我们用行动践行“工匠精神”的40年。我们“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 ,无一不包含着“工匠精神”敬业、精进、专注、创新的价值内涵。
同时 ,陈映坚勉励中广核年轻一代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 ,让青年员工感受到 ,工匠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肯奋斗 ,年轻一代也能够成为工匠 ,希望未来这个舞台上能够出现更年轻的面孔 ,更年轻的工匠。